栏目分类
1969年,李宗仁在大陆离世,周总理亲自主持了李宗仁的追悼会。追悼会
发布日期:2024-07-11 19:46 点击次数:54
1969年,李宗仁在大陆离世,周总理亲自主持了李宗仁的追悼会。追悼会结束后,周总理特意去看望李宗仁的妻子胡友松,向她做出了承诺......
1965年,一架从巴基斯坦卡拉奇飞往广州的波音707客机,平稳地降落在白云机场。
透过机窗望向外望的白发老人,是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。
此时,他双眼噙满泪水,心头涌动着对这片故土的深深眷恋。
16年的离别,千辛万苦的归途,这一刻他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乡。
李宗仁的一生跌宕传奇,周总理评价他一生为人民做了三件好事:北伐、台儿庄和归来。
1926年的北伐战争,李宗仁在前线指挥作战,每次都能打的北洋军阀抬不起头来。
对于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南方的整个过程,李宗仁可谓是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抗日战争时期,李宗仁披挂上阵、领兵亲征。
在台儿庄战役中,他带领士兵不顾生死、誓死卫国,最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人,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。
然而到了内战时期,李宗仁与共产党立场不同,双方站在了对立面。
解放军一路打过来,李宗仁想保住国民党在大陆的地盘,就提出“以长江为界,划江而治”的想法,只是最后还是失败了。
1949年,国民党战败逃往台湾,李宗仁跟蒋介石意见不合,只好带着老婆去了美国纽约,过起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。
初到纽约的李宗仁,没有放下对共产党的成见,积极参与所谓“第三势力”运动,想用外交手段对付共产党。
但美国政客根本不理他,这让他很失落。
与此同时,在异国的不适与孤独感,让年岁渐高的李宗仁逐渐生出了乡愁。
1953年,抗美援朝战争打赢了,这让李宗仁对共产党大为改观。
此后,每当他看到报纸上新中国的新闻,看着中国蒸蒸日上的新面貌,他就愈发想念自己的祖国。
这时候,中国共产党注意到了,因战乱如浮萍般漂泊在外的华人。
他们心里也挂念着祖国,却担忧国内局势。
为此,我党公开对话海外华人,欢迎海外游子回国,国家会给归国游子提供方便和帮助,同时也保证他们可以来去自由。
李宗仁当然知道这个消息,只是他对共产党的态度是又敬又怕。
终于在1958年,李宗仁按捺不住自己对祖国的想念,决意回国,落叶归根。
李宗仁在书房里,翻找出一些珍藏多年的古玩文物,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好友程思远写了一封信,希望通过他把信转交给周总理。
信中字字句句饱含深情,字里行间都传递出李宗仁对重返祖国的强烈意愿。
李宗仁还表示,愿意把他收藏的价值11万元的文物捐献给国家。
几天后,周总理接过信,略带思索后,他同意了李宗仁的条件,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统战机会。
可是在文物送回来鉴定后,大部分竟然都是假货,价值远低于李宗仁的估算。
毛主席听说后,大笔一挥给了李宗仁12万美元。
这当然不是文物的价格,而是向李宗仁抛出的橄榄枝:新中国欢迎他这样的朋友归来。
程思远将周总理的回信与现金,交到李宗仁的手中。
此时的李宗仁,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感动。
他愣愣地盯着那12万美元,热泪盈眶。
这是共产党对他的开放与包容,他立马称赞共产党识货,这不仅仅是指那些古玩文物,更是在赞赏他们对人心的精准把握。
1965年,李宗仁躲过层层阻挠和暗杀,终于坐上了返国的飞机。
当飞机落地北京时,梦想成真的李宗仁不禁泪流满面。
1969年,李宗仁与世长辞,享年78岁。
临终前,病重的李宗仁坚持提笔写信,即使身体日渐衰弱,但他对自己的祖国、对对岸的同胞还有太多的嘱托:“希望台湾同胞,能回到祖国的怀抱,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……”
1969年2月1日,周总理亲自主持了李宗仁的追悼会,表达了党对他示以最深的敬意。
追悼会结束后,周总理特意去看望李宗仁的妻子胡友松,向她承诺:你放心,国家会照顾你的!
只是,胡友松不想给国家添麻烦,她继承了李宗仁的遗志,将李宗仁的遗产全部上交国库。
随后,她默默改名为王曦,在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里,她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几十年。
直到1998年,台儿庄区政府辗转多年,终于找到了隐姓埋名的胡友松。
政府希望她能担任李宗仁史料馆的名誉馆长,把李宗仁的英雄事迹流传下去。
这一次,胡友松没有拒绝,她把自己保存了很久的遗物,都捐给了李宗仁史料馆。
此后,胡友松就在台儿庄安定下来。
她代替丈夫,在他曾守护过的地方,看着祖国海晏河清、人民安居乐业。
参考文献:
张旺清《周恩来的策划与李宗仁回国》